当前位置:主页 > 建德在线 > 正文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我的“三亲”见证

发布时间:2019-06-07

关键词: 时间, 我们, 看到, 新安, 哪儿, ┊阅读:次┊

 本网讯【 通讯员 马季煌】  开栏的话: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为热情讴歌新中国成立70年来建德大地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市委组织部、市委老干部局、市社科联、市委史志编研室、市新闻传媒中心联合举办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和我的祖国”大型主题征文活动,吸引了建德儿女踊跃参与、积极投稿,唱响了“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的昂扬旋律,道出了“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的心灵赞歌!从今天开始,本报开辟专栏选登部分征文,以飨读者。

    六十二年前,我从江西上犹水电站来到建德新安江,将我一生奋斗的多半时光留在了这个地方。至今转眼两万多天过去,我回首望向这片土地,哀吾生之须臾,羡新安之无穷,感叹时间都去哪儿了?

    时间去哪儿了呢?她就在高速、平稳、舒适的杭黄高铁上。建德是七山两水一分田,交通不便,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时候,我们很少去杭州,因为去就得一天;上世纪八十年代,到杭州要5个小时,一路上颠簸拥挤。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十年前杭新景高速把时间缩短到两个小时,前段时间我体验了一次家门口的高铁,50分钟就能到达杭州。我见证了距离从“咫尺天涯”到“天涯咫尺”。

    时间去哪儿了呢?她就在噪声嘈杂、尘埃漫天的山洞里。1957年我随十二局坝基开挖队党支部书记杨荣贵同志一起进山洞考察。我看到当时朱家埠到岭后的山洞灰尘滚滚,工人们一个个都像猛虎似的打风钻,满面灰尘看不清对方是谁,满身满水渗透了全身的衣裳。在那个生产力落后的年代,打隧道都是工人提着风钻一点一点开出来的。改革开放以后,我看到的是我们的工人走出国门坐在带着巨大钻头的多孔多臂钻机上,缓缓地驾驶着这个大块头开进山洞中。我见证了我们的技术从“叮叮当当”到“轰轰隆隆”。

    时间去哪儿了呢?她就在这凶猛又温顺,冰冷而温暖的江水里。现在的新安江冬暖夏凉,滋养一方水土。但你可知道,在水电站建设过程中,我们遭遇到了多次洪水的袭击,我看到了女船工许菊竺为了抢救国家财产,被急流冲翻,就这样被洪水掳走了生命,她当时只有18岁。这冰冷的江水中,还流淌着温暖的烈士的血液,正是有他们的付出,才换来了现在新安江畔的美景。我见证了我们的环境从“野蛮生长???到“风调雨顺”。

    时间去哪儿了呢?她更体现在生活品质的飞跃上。刚到新安江的时候,这里只是零星分布着座矮平房的小渔村。随着水电站的建成,县人民政府迁至新安江,在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看到了新安江城区在不断生长扩大,我们从泥瓦房搬进了高楼住房,从届时自行车变成了如今家家小轿车。我见证了生活条件从“咕噜咕噜”到“够了够了”。

    橙黄橘绿,那是丰收之际的喜悦;开闸泄洪,那是蓄势再发的召唤。从当时孤身一人到在新安江后的开枝散叶,我很自豪能见证这座城市的时代变迁,很荣幸能够为她贡献我的青春和力量。我希望年轻的同志能够把我们手中的火炬传递下去,让建设家乡的火焰烧得更旺、传得更远。

    

    

                                                                                                     责任编辑: 徐珊

友情链接:
  • 濮阳资讯
  • 湖北新闻网
  • 互联网金融
  • 广东11选5
  • 腾讯分分彩
  • 365bet官网
  • pc蛋蛋
  • 北京赛车pk10
  • 分分彩
  • 七大罪
  • WEB地图_珠海博爱网